12月3日获悉,北信酷卡(天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索浪数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合作,成功将日本三维立体电影的渲染项目引进天津滨海新区。这也意味着,这两家新区企业开拓了在国际影视制作上资源整合的新型合作模式。
据了解,多位业界专家认为,虽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速度快,但产业实力仍与国际动漫产业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差距的关键并非技术,而在于原创不足、产业链缺失。
产业技术实现国际对接
“近日在日本上映的这部名叫《生化危机·诅咒》立体动画电影的人物、场景渲染方面都是由我们将技术引进到国内后与北信酷卡公司合作完成的。”天津索浪数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经营企画部课长朱亮告诉记者,为跨国企业提供动漫电影制作的外包服务在整个国内动漫产业里面已并不鲜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产业平均销售额每年都在以30%的速度增长,中国动漫产业的技术以及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通过认定的国家级动漫企业已有四批500家,国家级重点动漫产品66个,国家级重点动漫企业34家,获认定的进口动漫开发生产用品免税资格企业共两批22家,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主力军和骨干,其中产值过亿元的超过10家。
产业原创能力不足
朱亮将动漫产业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单个环节的服务外包、不包含策划的整体服务外包、可承担包含创意设计在内例如游戏片头、广告宣传片制作等业务的整体方案服务外包以及可独立制作并推出自主动漫产品的独创阶段。“目前,中国大部分动漫外包企业还处于第一、二个阶段。原因就在于在于欠缺文化创新。中国动漫创作者多为美术制作人才,用视听语言来创作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故事的本领还不强,原创能力有待提高。”朱亮说,动漫产业已经进入“内容为王”时代,也就是说,真正的动画是内容产业而不是加工业,各种动画形式都可以出精品,关键是内容。
世界动漫产业,走在比较靠前的当属美、日、韩三国。美国主要采取“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大制片工业模式;日本的动漫企业更偏重于前期的创作,后期制作大多以外包的方式来解决;韩国这一后起之秀,借助网络新媒体,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多元开发的模式。而中国动漫企业发展模式并不明晰,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国产动漫品牌。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还表示,本土动漫产业链单一也影响了该产业的转型升级。纵观迪士尼的全产业链布局,从影片到消费品、游乐园、电视网络……只要文化可以触及的领域都有迪士尼品牌的身影,我国动漫业应加强产业链的扩张,以品牌版权为核心,挖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